县教研室2020年12月业务学习内容92
发表时间:2020-12-25 17:30 县教研室2020年12月业务学习内容 学习时间:2020年12月25日 学习地点:县教研室会议室 主持 人:邓家勇 学习内容:关于强基计划
一、对“政策”的理解 1.改革与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2.影响与反馈。任何时候都会有较大的影响,但政策的好坏,是否能够与初衷一致,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3.把握与应对。对于高校和中学,要学会适应,并在这样的政策里面找准定位,做好决策。 理解强基计划:第一,需要理解强基计划在所有招生体系中的地位,需要我们清楚所有招生的类型;第二,需要理解强基计划在政策演变过程中的地位,需要清楚强基计划替代的是哪部分名额。 二、招生中的各个类别 北大今年总数151人(四川) 1.本科一批次(文科27人+理科26人) 也就是日常我们所说的录取分数线以上,也即文科646分以上,理科695分以上。看名次,每年稳定在文科前30名,理科前70名(算上清华的话,前80名左右):文科27+4,理科26+50。 2.提前批(文科5+理科3) 专业为小语种,理科分数线692,语种相对大众一点:西班牙语、法语和日语。 文科相对比分数低的多一些:639,语种有两个相对冷门——乌尔都语和波斯语。 3.保送生(12人) 分两类:第一,竞赛保送,进入国家集训队的同学共6人; 第二,外语保送,成都外国语学校有资格共6人。 4.英才班(3人) 数学专业,高二学生在全国数学竞赛中获得了银牌以上的同学,可以参与选拔,学院进行测试,根据成绩进行录取。 5.特长生(4人) 分两类:第一,体育:田径、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和游泳。(其中体育分两档,A档为二本线的65%;B档为二本线);第二,艺术,需要分数线20分以内,人数很少。 6.国家专项计划(文科5人+理科6人) 国家级贫困县的同学,户籍和学籍都在当地,可以报考,全省共68个区县符合条件。 文科分数线628分;理科分数线673分。其中南充高中(嘉陵校区)和宣汉中学占了8人,另外3个分别为广安友谊、南江和南坝各1个。 这个分数相比正常的一批次要低不少,68个区县的生源可以竞争这个,符合条件的仅凭高考分数即可报名。 7.高校专项计划(理科2人) 需要报名——选拔审核——参加考试——获得加分(10-50不等)——加分后达到一批分数线即可。 符合条件的区县,全省119个,占181个区县的接近三分之二。 8.医学部(31人) 提前批:国家专项地区,8人,均为护理专业,最低分632分。 本科一批次,23人,最低分683分,最高分702分。 9.强基计划:27人,今天介绍的重点。 清华是42人。 三、关于强基计划 1.为什么叫“强基”计划? 对基础学科的重视,没有基础就无法掌握科技的主动权; 比如最近热门的芯片,我们就是因为基础相对较弱,在很多方面都还有较大差距。几纳米,目前14纳米,国际上多少。 华为的例子,被卡脖子,麒麟芯片,只有设计,没有制造。我们的汽车工业等等。 要重视这一部分人才的培养。 目前的问题:挣快钱,收入高的就业。 比如我们熟知的互联网公司、前段时间准备要上市的蚂蚁集团,比较明智地叫停了,这些看着钱都是巨大的,但是这些都不是掌握真正命脉的技术。 比如,所说的登月,我们现在取回了土壤,骄傲的同时还是要认识到差距。 这一切,都离不开基础,所以才要用这个计划吸引优秀的同学来学习这些基础的专业。 2.强基计划针对哪些学生? 分两类: 第一,普通生。学习优秀且对基础学科感兴趣的同学,当然所有同学都可以报名,这个报名没有限制,且高校也不会对学生进行筛选和选拔,这个选拔取决于高考分数。(所以,有的学校宣称自己学校多少学生通过了强基初审,这个很滑稽,因为你报名就可以通过初审,没有任何差额。) 第二,竞赛生。针对获得竞赛金银牌的同学,可以破格选拔,只要分数达到本科一批录取分数线就可以破格进入强基的测试和选拔。但这并不是说就可以直接录取。 分别来看选拔和录取的方式: 3.普通生的选拔和录取 (1)学生的分类 上面这条线就叫“一批录取线”,下面这条线叫“强基入围线”,这两条线将学生分为了三个类别。(如图) 我们姑且称为A—B—C三类学生。 对于A类学生而言,达到一批录取线,必然是最理想的,可以裸分报考,且专业会提前有一个较大的选择权。 对于B类的学生而言,没有达到一批线但是依然有机会继续参加测试,如果测试成绩优秀,也可以通过“强基”计划进入北大。 对于C类的学生而言,两个线都没有达到,则失去机会。 (2)“强基线”的产生 按照1:5的比例从高到低,比如今年理科11个,那就是报北大的第55个人的分数就是强基的分数线。这其中也包括了前面所说的A类学生,但是这部分的同学会放弃强基,当然B类学生也会选择其他高校的一批次而放弃强基,因此实际上达不到1:5的比例,理科大约在1:3-1:4之间,文科多少?? (3)如何选拔? 假如有40个同学选择来参加强基的测试,从中选出11名。每位同学有三个成绩:高考成绩、强基笔试成绩、强基综合评价和面试成绩,权重分别为85%、9%、6%。 比如,我们假设今年有一位同学高考考了690分,算是B类同学;强基测试,发挥较好,满分300,考了??分;综合和面试得分为80分,满分100。 这个时候他的全部综合分为多少?可否达到录取线? 4.竞赛生的选拔和录取 竞赛生可以破格成为B类生,但必须是金银牌以上,他们无需参加强基的测试,笔试成绩和综合成绩都为满分。 那他们需要多少分才能达到? 竞赛的金银牌有什么区别? 专业上的区别。 5.强基计划中一些细节的问题 (1)时间线:报名——高考——出分后如果入围——6月底参加测试——面试——7月初录取 (2)分数很高,不用参加测试,直接从一批次录取,个案坚持想参加测试,有风险。 (3)强基属于提前批的提前批,不影响后面提前批和一批次的录取。 (4)专业,不可以转专业,硕士博士没有限制。 (5)专业分配,由高分到低分结合填报的志愿,进行专业分配。 (6)参加考试前可以放弃,考试之后如果录取,不可以放弃。 (7)关于两校测试的区别,6和9的区别。 四、几点建议 1.强基的情况下,对大家是有利的。因为高考越来越重要,竞赛相对不那么重要了,人数急剧减少。高考相对而言很多学校都可以想办法抓起来,没有竞赛差别那么大,尤其是在现在高考题目越来越简单的前提下。 高考不仅是入围的条件,也占其中的85%的比例。替语文老师说句话。 2.要鼓励优秀的同学报强基,高考发挥不好说,人数多一些,可能性就会更大些。因为放弃的同学很多,所以入围的话,机会会更大。比如今年一个文科同学放弃了,我们觉得特别可惜。 3.要研究每个学校的政策,学校不同,专业不同,培养方案就不同,测试的方式也不同,需要下功夫去研究。 4.要适当准备一下校测,考试科目比较难,比高考难度大很多,理科数理化、文科语历政。可提前做些准备。 5.要做一些专业上的指导,同学们之所以放弃,感觉强基的专业相对基础,且不可以转专业,所以就转而去读了别的学校的所谓的热门专业,其实北大的强基专业全部都是A+评级。 6.建议符合高校专项的学校,可以考虑积极报名参加。 7.如果有对医学感兴趣的,欢迎鼓励报考医学部。 8.最后,感觉也是最重要的,希望大家能够想办法留住生源。比如,18年和20年两年的理科第一名,都是眉山人,我们都来了好多次;比如今年,比往年考的好很多的一个学校:成外,当年留住了初三最好的一批生源;我们经常发现,录取的学生里,很多都不是就读中学当地的生源。
文章分类:
自身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