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呈异彩,学校发展竞风流731
发表时间:2019-10-28 16:26作者:苍溪教研室 曹太军 校本课程呈异彩,学校发展竞风流 ——川北、川东北片区等五市学校校本课程暨特色建设成果推广会在苍溪举行 2019年10月24日至25日,四川省川北、川东北片区五市学校校本课程暨特色建设成果推广会在广元市苍溪县举行。四川省教育科学规划办副主任、省教科院科研管理所所长王真东、四川省教科院工会副主席王霞副研究员,广元市人民政府督学唐军,广元市教科所所长袁仕伦、副所长王锡安、教科所理论研究室主任李芹,苍溪县人民政府督学陶家瑜、教科局副局长姚成、教研室主任邓家勇等领导专家出席本次会议。来自川北、川东北等8个市州教育科研机构以及各学校的教科研工作者350余人参加活动。 24日下午活动分两个现场展开。一个点在苍溪县陵江一小,一个点在苍溪县城郊中学。两所学校都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成果展示:一是观摩课,分别展示了经典阅读与学科教学融合的“联读”课、融入少年军校特色教育的“自•信”课;二是活动展示,陵江一小献上一台传承状元文化、活化校本教材的国学经典诵读展演,城郊中学呈上富有少年军校特色的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展示;三是两所学校还分别做了关于小学经典阅读校本课程、农村普通高中以少年军校为载体的国防教育校本课程成果推介报告。 25日上午,300多位与会者齐聚城郊中学,聆听了巴中市巴州区第四小学“基于晏阳初平民教育理念下的小学校本课程建设策略”成果报告、绵阳市安昌路小学“川剧戏韵育芳华,百花齐放抒慧雅”课程成果报告、德阳外国语学校“文化引领高质量推进学校特色课程建设”成果报告,王霞等5位专家分别对5个成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同时也对这些成果的后续发展、深化提炼、进一步推广提出了宝贵的意见。 最后,四川省教科院科研管理所所长王真东对5个成果一一进行了中肯的评议,并对这次成果推广会做了精彩的总结。 王真东评价说,巴州四小的成果,是资源变特点,课程成体系,把目标做细,建议将这种特点要跟时代的发展相融合;安昌路小学的成果,是共性变亮点,文化育人,把活动做活,希望关注以美育人;德阳外国语学校的成果,是文化彰显特点,三化育人,把事做实,今后要关注教师怎么做、如何做得更好;陵江一小的成果,是常规变特点,经典育人,把事做精,建议要关注儿童的年龄接受特点;城郊中学的成果,精气神就体现在“全员、融合、体系、担当”这8个字上,建议这一套国防教育体系关注价值追求和话语理念表述。 王真东指出,成果推广,希望大家一定要思考是什么、怎么做、怎么样。他认为,成果是研究者探索或研究的、经过同行专家鉴定的高认同度的、是有推广应用方案的结果。成果具有4个特征:实践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创新性。 王真东指出,校本课程要再审视。他认为,要站新的时代、新质量标准、国家规划的中宏观范围下,来审视校本课程,叩问校本课程的本质,从建构学校课程体系来看校本课程的两个走向和路径。 他还指出,学校发展要辩证思考。他认为,学校教育的本质是育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发展一定要跟时代特征相契合;要知道学校发展的样态,自己学校走到了哪一步。 他希望,普通学校要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课程,做实教育;特色学校,在某个领域或某个点上,要坚持10年、20年,提供给学生适宜的课程,做亮教育;优质学校,要在做优上下功夫,要凸显公平、效益、生态等特征。 此次大会,宣传了一批省内领先的校本课程成果,推广了一批可复制可普及的校本课程开发、学校特色发展的好经验。再加上,专家面对面、点对点的精准点评,与会者一致感到眼明心亮了。我们也相信,在这次大会的推动下,川北片区、川东北片区,很多学校一定会为更多的学生捧出更多更适合的课程佳肴,也一定会涌现出更多的特色学校、优质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