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多研促成长 同课异构展风采561
发表时间:2019-04-11 15:27作者:罗以培来源:县教研室 一课多研促成长 同课异构展风采 ——苍溪县2019“文轩杯”小学数学计算专题展评活动圆满结束
梨花盛开香雪海,草长莺飞已仲春。3月27日至28日,苍溪县2019“文轩杯”小学数学计算专题展评活动在苍溪县陵江四小举行。此次专题教研活动由苍溪县中小学教研室主办,由广元市小学数学罗以培名师工作室和苍溪县陵江镇第四小学校承办,来自全县9大学区推荐的11名小学数学青年教师参加了赛课活动。 本次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专题展评活动采取抽签排序上课,统一制定教学内容(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乘法分配律》)。11位教师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研读,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精心设计了课堂教学。各位参赛教师打破常规,还更多时间给学生,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着重加强学生思维方式的训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教学中循循善诱,层层递进,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教学内容的本质,让学生在探索中体会了数学学习的乐趣。他们流畅的口语,亲切的教态,清晰的思路以及娴熟自如的课堂驾驭,让听课教师们领略到了教学艺术的魅力。同一教学内容,呈现出了不同的教学风格,体现了教师自身的特点和教育思想。 如:来自陵江小学的姜晓燕老师四大板块设计,带领四(2)班的孩子们逐步深入探索乘法分配律。任务一出示两个问题情境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任务二脱离情境让学生自己去尝试、探索,和同伴展示交流,不断调整、改进自己的想法。从乘法意义上去理解等式为什么相等,有的孩子还能既关联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又关联乘法的意义进行解释,真正体会到了乘法分配律背后的道理,理解了本质,实现了深度学习。 又如:来自白岩小学的沈红梅老师则牢牢把握住乘法分配律的几何意义,以长方形的拼接和面积计算为主要素材,带领孩子一步步探究乘法分配律。设计了两个巧妙的活动,第一次在图形中补上合适的数据,列式解答得到等式,初步感知规律。第二次通过已知数据选择合适的长方形进行拼接,在变和不变中帮助孩子建立乘法分配律的模型,通过数形结合深刻体会到乘法分配律的意义。来自陵江三小的罗佳老师亲切和蔼,通过生活情景问题的设计,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解决过程中发现新问题,小组合作探究规律,建立乘法分配律的数学模型,并应用其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来自陵江四小的赵珍老师的课由学生的生活体验入手,引出数学实例,通过观察实例特点,让学生初步感受模型特点,提出猜想。学生模仿举例,巩固了对模型的进一步理解和认识,并提炼出乘法分配律的数学模型。正在学生心满意足之时,教师又进一步追问乘法分配律存在的合理性……本节课是在教师和学生不断的设疑和追问中达成共识,让学生非常清晰地建立了乘法分配律的数学模型,使学生的数学思维不断提升,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课后,担任本次专题賽课的评委们对这11节不同风格的精彩课堂展开了讨论,围绕小学数学课堂实效等方面进行了评议,肯定优点,指出不足,积极发表了不同的看法与观点。广元名师、县教研室小学数学教研员罗以培从教学的对象、教学的方式、教学的设计等几个方面作了交流,提出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我们的教学方式需要适合每一个孩子,因人而异、因时而异。我们的教学设计要为孩子提供丰富的内容,横向拓展纵向挖深知识;我们的设计要富有教学智慧,减负增量,尊重孩子。他的分享理论与实例相结合,给人启迪,发人深思。 最后,陵江四小校长张奎邦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并和县教研室教研员罗以培一起为获奖选手颁了奖。姜晓燕、沈红梅、罗佳、赵珍等5人获得一等奖,其余6人获得二等奖。 “江平视野阔,风正好扬帆”。本次全县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同课异构”专题展评活动打开了教师们计算教学的教学思路,形成了浓郁的教研氛围,达到了共同学习,共同提升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