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概况机构设置领导班子教研队伍自身建设大事纪要文件通知公告公示校园信息新闻动态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小学英语小学科学小学道德与法制小学教研初中语文初中数学初中英语初中物理初中化学初中生物初中道德与法制初中历史初中地理初中教研高中语文高中数学高中英语高中物理高中化学高中生物高中思想政治高中历史高中地理高中教研幼教教研特教教研职教教研技术教育德育心理体育艺术民办教研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教材教法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校本研修综合实践课改信息经验交流师生天地政策文件工作动态教师培训名师工作送教下乡国家监测市县抽考评价标准学业考试中考高考分析报告评价研究综合素质省级申报立项省级研究过程省级结题推广省级课题市级申报立项市级研究过程市级结题推广市级课题县级申报立项县级研究过程县级结题推广县级课题课题成果学术前沿管理规章教学成果学科竞赛论文发表论文获奖公开教学支部概况党章党规党员管理学习培训党员活动党风廉政精准扶贫计划总结学会机构学会规章学会活动会员管理学会课题工会概况政策法规工会活动职工之家民主管理学前教育学校单设小学校九年一贯制学校单设初中学校普通高中学校职业高中学校特殊教育学校民办教育学校
苍溪县中小学教学研究室
cang xi xian zhong xiao xue jiao xue yan jiu shi
研究好才有权威
          服务好才有地位

苍溪县初中学业水平测试成绩量化考评细则

335
发表时间:2022-09-13 10:53作者:县教研室来源:县教研室

苍溪县初中学业水平测试成绩量化考评细则(审定稿)

为切实提高育人质量,助力全县教育高质量发展,力求科学评价、全面评价,兼顾增量发展、横向比较,特制定本量化考评细则。

一、考评学科

凡是纳入中考录取计分的学科均作为初中学业水平测试量化考评学科(包括生地结业、理化生实验操作、中考体育等),学科分值以中考分值为准。

二、考评年级

凡是参加全县统考统阅的年级,其成绩量化考评均采用此考评细则进行计算。

中考成绩按去职高和不去职高,计算两次,强化中考地位。

三、基础评价

1、平均分:用实际核算学生(核减学生的成绩不计入考评,核减学生必须同时满足:得分低于满分的10%名额少于参考人数的1%(不足1人可以1人计);缺考学生由学校提前书面报告(附佐证材料)给学区教研专干,学区审核汇总后报县教研室,经过提前审核的缺考学生可不在1%的范围内;该名单在校长内部公示并接受监督)的平均分进行计算。

2、优生率得分:将学科成绩在全县由高到低排序,实际参考人数的前20%确定为优生。将优生率最高的折算为6分,其余按此比例折算,得到优生率得分。

3、合格率得分:将学科成绩在全县由高到低排序,实际参考人数的前60%确定为合格。将合格率最高的折算为6分,其余按此比例折算,得到合格率得分。

4、低分率扣分:将学科成绩在全县由高到低排序,实际参考人数的后20%确定为低分。将低分率最高的折算为6分,其余按此比例折算,得到低分率扣分。

5、位次均值得分:将学科成绩在全县由高到低排序,用学籍学生成绩位次的平均数进行计算,得到位次均值。将本次位次均值最低的折算为6分,其余按此比例折算,得到位次均值得分。

6、学科基础评价得分=平均分+优生率得分+合格率得分+位次均值得分-低分率扣分。

四、增量评价

以初一新生的全县六年级毕业考试成绩作为入口依据,对语文、数学、英语、总分进行增量评价。

1、优生增长率=本次优生率-入口优生率。将优生增长率最高的折算为3分,其余按此比例折算,得到优生增长率得分。

2、合格增长率=本次合格率-入口合格率。将合格增长率最高的折算为3分,其余按此比例折算,得到合格增长率得分。

3、低分减少率=入口低分率-本次低分率。将低分减少率最高的折算为3分,其余按此比例折算,得到低分减少率得分。

4、位次发展分:将本次位次均值与入口位次均值进行比较,将位次均值进步最大的折算为3分,其余按此比例折算,得到位次发展分。

5、学科增量评价得分=优生增长率得分+合格增长率得分+低分减少率得分+位次发展分。

五、发展评价

将高考成绩回评初中学校,重本每人折算为3人,本科每人折算为1人,以当时初中毕业人数计,上线率最高的前个学校都折算为20分,其余按第3名的比例折算,得到年度学校发展评价得分。

六、年级评价

1、学科评价得分=学科基础评价得分+学科增量评价得分。

2、班级评价得分=班级各学科评价得分之和+班级总分评价得分+全科优生率得分+全科合格率得分。

3、年级评价得分=年级各学科评价得分之和+年级总分评价得分+全科优生率得分+全科合格率得分。

总分评价得分:基础评价时最高的折算为10分,增量评价时最高的折算为5分。

全科优生率得分:将全科优生率最高的折算为10分,其余按此比例折算。

全科合格率得分:将全科合格率最高的折算为10分,其余按此比例折算。

七、横向评价

学校或者班级内各学科之间进行横向评价,可借用优生数、优生率、优生增长率、合格数、合格率、合格增长率、低分数、低分率、低分减少率、位次均值、位次均值增量等指标进行横向比较,确立优势学科和薄弱学科。

八、学校评价

1、年级评价折算标准:用100÷年度全县统考统阅总次数(中考分算2次)的商,作为各年级评价的最高折算分,全县年级得分前名均折算为最高分,其余按第2名的比例折算。

2、学校年度评价得分=各年级统考统阅折算得分+年度学校发展评价得分。

3、九年一贯制学校评价,取初中评价得分和小学评价得分的平均数。

九、本量化考评细则的解释权归苍溪县教育和科学技术局。

                                                  2022722

变化1:由于只有初中学校有增量评价,反复测算结果发现初中学校之间差距更大。若考虑初中学校和小学学校之间考评数据的平衡,将初中学科基础评价中的最高分折算为6分,学科增量评价中的最高分折算为3分,将总分基础评价中的最高分折算为10分,总分增量评价中的最高分折算为5分,将全科优生率和全科合格率的最高分折算为10分。

变化2:由于初中学校之间在入口上存在较大的难以抗拒的不平衡,对初中学校进行年度总体评价时,将得分前名折算为最高分,其余按第2名的比例折算。这样初中学校的最低分和小学学校的最低分之间更接近。

变化3:让发展评价数据化。将高考成绩回评初中学校,重本每人折算为3人,本科每人折算为1人,以当时初中毕业人数计,上线率最高的前个学校都折算为20分,其余按第3名的比例折算,得到年度学校发展评价得分。


苍溪教研